去年底接連上了聯合報的西式水果攤&日式關東煮後,我瘋狂的愛上"攤位"。每天腦袋裡都在想開一條商店街,要學蔬果攤.麵包攤.花攤.還有藏在老師Blog的早期作品"麵攤"....一得知聯合報的花坊開不成,我馬上就決定上我肖想很久的廟口麵攤~
(上課中,偶爾會有cocobox的客人,晃進來參觀,看到我的麵攤,10個有8個都會問:這也是課程嗎?? 這時,老師會在旁邊說:這個沒有開的啦,她玩很久了,我才讓她試試看的~我每次聽到老師這樣講,心理都會暗爽~)
年初公司超忙,沒有固定上課,一晃~~竟然花了四個月才完成我的" 老王麵攤 "~
補充:後面的日式風大樹是陳正樑老師作品(出現在袖珍屋進階木功篇一書)
完成麵攤那天,我很無賴的讓老師幫我拍照。
正當老師很認真的從各角度攝影的時候,我像個沒事人,悠哉悠哉的左晃右晃,逛阿逛的~~嘿!竟然給我發現""樹"" (完成麵攤時,我就跟老師提議要再加碼做一棵大樹,總覺得麵攤就該在廟口的大榕樹下~呵。) 這下剛好讓我看到一棵現成的樹。趕緊跟老闆借了樹去拍照~
一放在麵攤旁~哇,怎麼這麼搭阿~~讚讚讚!!!~~我滿意極了!
老師看我這麼喜歡這棵樹,變提議要幫我問陳老師願不願意割愛。陳老師來cocobox當講師時,曾看過我的麵攤,非常阿莎力的答應割愛了。
搭上陳老師的樹,麵攤多了一種沉靜.典雅.細緻 的淡淡日系風~~我超愛這棵樹的~~
整個作品黏土部分如下(作得這麼辛苦,一定要報告一下的阿~)
1)小菜部分:豆干.滷蛋.海帶.香腸.豬血糕.豬皮.餛飩.魚丸.麵條。
2)蔬菜部分:筊白筍.竹筍.高麗菜.金針菇.山蘇.薑.蔥.蒜頭.辣椒.豆芽菜.蘆筍。
3)海鮮部分:花枝.蚵阿.章魚.鳳螺.蛤蠣。
四個月課程期間,我每次上課回去都有"作業"。因為,為了擺攤,每樣都要做很多的量,
每次我去上課的時候,都要跟老師報告我這禮拜做多少~不過,因為我夠乖,作到爆量,我的麵攤看起來超豐富的~
以下,特寫黏土單品。由難易度分類,容易的到難的~
貢丸~十分鐘就可以做一堆。揉圓,牙刷用力壓,再揉圓,完成!
餛飩~技法不難,只需要一點小技巧就可以呈現那薄透的質感。
海帶的顏色稍微淡了點。但滷蛋成色我自己覺得很棒~~
老師的手充當比例尺~
蔬菜類,全部都需要分開組裝,梗、菜葉、鬚...等等...層層疊疊才能創造出來的。
擬真黏土需要平常細心觀察,一兩個小細節就是"作的逼真與否"的關鍵...
薑的顏色淡了點,也稍微乾淨了些。男朋友說:這是嫩薑。
幾乎每個看到菜攤的人,都會笑說:阿!!連豆芽菜都做了!
蛤蠣一開始怎麼做都不對(殼太厚,怎麼都抓不到手感)。有天在看韓劇的時候,隨手做了幾個,廣告時間,回過神一看,哇哩~對了,中間後旁邊薄~作袖珍有時候真是靠一種ful阿~
章魚腳是第二次學的了。上色時,三兩下就搞定了。老師還說上的很棒~
我記得第一次作,只敢一點點的上,深怕上過頭~但其實都上的不夠~第二次果然有差。
我很愛吃蚵ㄚ(最愛在屏東吃的蚵嗲,那真是人間美味阿~~可惜台北很少看到在賣)。
蚵ㄚ很好作,很容易做出那種質感,我做了一大堆~只有一半擺在麵攤~其他的以後拿來做一桌蚵ㄚ大餐。
噹噹~~這次課程的魔王要出現了。鳳螺!!!
真得很難做,那螺旋真是把我整慘了~~怎麼做都很失敗。上色也不順...總之,我自己做的可以上台的沒幾個。 只好把老師送我的三個鳳螺擺在最上面充場~~呵。
取景的樹是其他學生的個人課程,老師的demo,放上去後讓我的麵攤呈現另一種卡哇伊的風情~
這個麵攤是我近期的嘔心瀝血之作~就當作新blog的慶賀文~~
以後會做更多的好作品跟大家分享~